在广东男篮的阵容体系中,年轻球员的成长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并非每一位被寄予厚望的新星都能顺利兑现天赋。近日,一位广东后场新秀在低级别比赛中的表现再度引发讨论——单场仅得3分1篮板,如此数据即便在竞争强度有限的平台上也难以令人满意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主教练杜锋将其排除在一线轮换之外的决定,并非没有道理。
纵观广东青训体系,历来以高标准、严要求著称。球员从青年队升入一队,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,更需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展现出足够的即战力和适应强度。然而,这位年轻后卫即便被下放至发展联盟或热身赛性质的比赛中,依然未能打出具有说服力的表现。进攻端缺乏稳定的得分手段,组织串联也显得生涩犹豫,防守意识与位置感更是存在明显短板。在低级别对抗中都难以脱颖而出,又如何能在CBA甚至季后赛的激烈竞争中承担重任?
杜锋的用人策略向来以结果为导向,尤其重视球员的执行力和赛场效率。年轻球员若不能在训练和预备比赛中证明自己,就很难获得信任和机会。广东男篮作为联赛豪门,战绩压力巨大,每一分钟上场时间都需要球员用实力和状态去争取。显然,这位后场新星目前的表现尚未达到教练组的要求。
从长远来看,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时间,但也必须看到差距背后的本质问题。是心态调整不足?是技术环节存在缺陷?还是对抗能力跟不上比赛要求?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,即便拥有再高的天赋,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掉队。对于广东男篮而言,梯队建设固然重要,但球队的成功终究要靠实力说话。弃用表现未达标的年轻人,既是出于战术考虑,也是对球队整体利益的负责。
或许,这次“弃用”可以成为一个转折点,提醒年轻球员正视不足,埋头苦练。只有真正在预备舞台证明自己,才能赢得重返赛场的资格。未来的路还长,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。